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亚历山大灯塔(Lighthouse of Alexandria)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但1303年和1323年的两场地震摧毁了灯塔,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1480年埃及国王马木鲁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使用灯塔遗留下来的石料在灯塔的遗址上建造了盖特贝城堡。2015年5月9日,埃及决定重建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亚历山大灯塔(Pharos)成了许多语言中“灯塔”一词的语源,许多埃及的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塔都模仿了亚历山大灯塔的三层式设计,这足以显示灯塔在建筑学上的广泛影响。
也有人认为,这个灯塔并不存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因为除了文字记载,并没有人见过它的实物。全世界最美的灯塔在这里
一提到柏林爱乐音乐厅(Berliner Philharmonie)往往会立即和交响乐队联系起来,建筑和乐队在好多人心目中是一体的。音乐厅在柏林墙的西面,旁边是著名的柏林文化广场(the Kulturforum),这个建筑是西柏林长期以来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世界五大音乐厅:德国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Gewandhaus)、阿姆斯特丹大会堂(The Concertgebouw)、波士顿交响乐大厅(Boston Pops Symphony Hall)、维也纳金色大厅(The Gloden Hall Of Vienna)、柏林爱乐音乐厅(Berliner Philharmonie)
维也纳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是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以“音乐之都”闻名遐迩。欧洲三个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发展阶段:中世纪时代、巴洛克时期和创建期(Grunderzeit)在维也纳的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中得到了充分展示。维也纳的历史始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罗马人就曾经在此建立城堡。
在维也纳的历史建筑中,最负盛名的是霍夫堡皇宫(Hofburg),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279年,每一代皇帝几乎都对自己的宫殿做了改建或扩建。美景宫(Belvedere)从18世纪宫殿建成直至今天,美景宫窗外风景不变,优雅如常。
注:奥地利也和中国一样不允许开放街景,那么多名胜古迹我们无法用街景亲临现场,不过好在卫星信号很清晰。
斯蒂芬大教堂(Wien Stephansdom) 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总长度107.2米,塔高136.7米,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南塔为尖顶挺拔的哥特式风格,北塔为文艺复兴风格。18世纪再次扩建,同时对墙壁的建筑风格加以整修。二战以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历经4个世纪不断地改、修、扩建工程,使这座教堂成为世界上一座奇特的混合式建筑。
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一场大火将大教堂严重烧毁,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开放。这座教堂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欧洲各种古典风格建筑的混合体,也是建筑艺术互相包容、折中调合、兼收并蓄的代表。斯蒂芬大教堂塔楼上的铜钟重达20吨。1683年,维也纳人战胜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把缴获的枪炮铸成了这座铜钟。
兰斯圣母大教堂、圣雷米修道院和圣安东尼宫殿(Cathedral of Notre-Dame, Former Abbey of Saint-Rémi and Palace of Tau, Reims)这项遗产其实就是一组建筑,兰斯圣母大教堂旁边就是守护着加冕用圣油瓶的原圣勒弥修道院(Basilique Saint-Remi)。紧挨着的塔乌宫(Palais du Tau),是法国国王于加冕前后居住、召见大臣的居所。
法国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是一座从公元13世纪便动手修建的教堂,它在法国的作用相当于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巴黎圣母院亦是仿照其建造。这里曾经是法国第一位国王Clovis接受洗礼的地方,以后这里成为历代国王加冕、证明法国王室合法权力的圣地,先后有25位国王在此加冕。惟一例外的是,自封为皇帝的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
为纪念圣雷米主教为克罗维受洗,兰斯从1211年开始建造大教堂,1241年落成,两座高82米的巨塔则竣工于1428年。仅大小雕像就有2300多个。西立面左侧大门上的雕像《微笑天使》是中世纪不可多得的精品。厅堂内部长达138米,高38米。和兰斯大教堂一起成为历代国王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还有圣雷米教堂(Basilique Saint-Remi)和圣雷米修道院。兰斯大教堂街景
韦泽尔峡谷洞穴群(Lascaux)有旧石器时代遗址147个,还有25个有壁画的岩洞,其中的拉斯科洞穴中的壁画大约有100个动物形象,距今约两万年,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要早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
韦泽尔峡谷洞穴群还包括四处人工洞穴、三处供居住用的岩洞以及六处化石遗址。洞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大约10000年前,这些历史悠久、有人类居住的洞穴群无疑是研究古代文化艺术、人造用具、古化石的最佳场所。新石器时代的猎人们为什么要画这些岩画?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拱门上方为众王廊(Galerie des Rois),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重建过的,原来的雕像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被误认为是法国君王,于是被破坏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现藏于克吕尼博物馆(Cluny Museum)。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刻并放回原位。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90米的尖塔。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这个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1626年建成的双倍桥(Pont au Double)就在巴黎圣母院旁边。塞纳河上的桥真美
巴黎圣母院全部采用石材建造,正面高69米,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巴黎圣母院街景
新加坡佛牙寺(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是在2002年11月由释法照法师创立的。新加坡佛牙寺正殿供养一尊庄严的弥勒尊佛,又称“一生补处菩萨”或又称“未来佛”和“弥勒如来”。
该寺由著名禅师——释法照法师设计,在海内外的顾问团队的帮助下得以修建。寺庙采纳了唐代的建筑风格与元素,结合了佛教曼荼罗(坛场)的设计风格,恢弘之气,一望即出。
庞恰特雷恩湖桥(Lake Pontchartrain Causeway)位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庞恰特雷恩湖上,连接新奥尔良和曼德韦尔(Mandeville),全长38.4公里。庞恰特雷恩湖桥由两座平行桥梁组成,其中1号桥1956年建成通车,2号桥1969年建成通车,2号桥比1号桥约长16米,为38.422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桥而收录在吉尼斯大全中。大桥原来双向收取通行费1.5美元,1999年5月为缓和交通堵塞,改为单向收取3美元通行费。港珠澳跨海大桥
2011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长36.48公里)正式通车,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青岛海湾大桥全长36.48公里,投资额近100亿,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2011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现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之后的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大沽河航道桥是青岛海湾大桥三座主通航孔桥之一,也是整个大桥的重点和关键控制性标志工程。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为独塔,高达149米,是青岛海湾大桥上的最高塔。有关专家表示,青岛海湾大桥是按抵抗百年不遇的大风而进行设计的;而海雾干扰则无法避免,要和高速公路“看齐”,雾大时还是要实行全线封闭。胶州湾大桥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