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法国圣艾米伦区(Jurisdiction of Saint-Emilion)大量教堂、修道院和客栈从11世纪前就建立起来了。它作为一个辖区的特殊地位在12世纪英国人统治时期内得到了承认。圣艾米伦区一个最有趣的地方是巨型独石教堂,建于9世纪,雕刻自一块巨大的岩石,该教堂是欧洲同类教堂中最大的一个。从罗马时代起,这个地区就一直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至今大概有2000年的历史了。中世纪,圣艾米伦区是一个从北欧到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道路上的站点。
该镇于997年遭阿尔曼苏尔洗劫,11世纪重建,罗马式大教堂建于1075年至1188年。圣艾米伦区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历史景观和自然遗址。启动街景模式在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小镇逛逛吧
米兰大教堂(Milan Cathedral)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居世界第二。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了电梯。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大理石山。米兰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米兰教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米兰大教堂街景
米兰大教堂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米兰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极其重要,著名的《米兰赦令》就从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教堂有135个尖塔,每个塔尖上都有神的雕像。教堂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
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Historic Villages of Shirakawa-go and Gokayama)位于偏远的高山河谷间,长期以来与外世隔绝,各个山村的特别之处即有名的合掌造,是日本传统乡村的建筑。合掌造是日本农村传统民居的一种建筑方式,为木造建筑,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合掌造其房梁东西走向,使房屋能获得充足的采光量,减小风力,坚固的正三角形屋顶可以避免冬日的大雪重压,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智慧。点一下斑马线进入合掌造村落
白川乡合掌造建筑村落位于日本岐阜县白川村,村内现保存合掌造建筑100多栋,目前还居住着600多人。传说这种建筑形式是13世纪初平氏家族在源平合战战败后遁入深山,为了御寒并躲避追兵而建造的。目前保存下来的建筑物大约是在江户时代中后期兴建的。五箇山这里有大量的合掌造,真的很漂亮,赶快去看看。从这条路进去可以看到一大片合掌造
建于公元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Florence)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是6个世纪不断发展创造的成果。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区原为一个罗马军队驻扎区,呈长方形,城中心为一广场,城内多古堡。罗马帝国时期该城逐渐繁华,在教皇阿德里安年间达到顶峰,并一直保持到公元4世纪。著名的景点:老桥(Old Bridge)、圣米尼亚托大殿(di San Miniato al Monte)、米开朗琪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
圣十字大殿(Basilica di Santa Croce)是方济各会在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许多最杰出的意大利人,例如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基亚维利、罗西尼和马可尼都安葬于此,因而被称为意大利的先贤祠。领主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上的佣兵凉廊,始建于1376-1382年,曾经用于驻扎德国雇佣军。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Gallery)是佛罗伦萨最古老,最庞大的博物馆。点一下墙上红色的招牌就能进入乌菲兹美术馆
保加利亚内塞巴尔古城(Ancient City of Nessebar)建立于公元前两千年,历史上起防御功能。3000年前,这里最初是色雷斯人的聚居地。到公元前600年,这里成为了希腊殖民地。城市的遗迹大多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包括卫城、阿波罗神庙、广场和色雷斯人建造的堡垒剩下的一面墙。内塞伯尔的教堂群集合了东罗马帝国时代、保加利亚帝国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建筑,是正教会重要的建筑遗迹,在内塞伯尔也能看到从早期基督教样式教堂到中世纪十字穹顶式教堂的変迁过程。圣索菲亚教堂(Church of Saint Sophia)修建5世纪后期至6世纪初期,现在的外观则修建于9世纪初期,18世纪时教堂被废弃。圣母大教堂(Basilica of the Holy Mother of God Eleusa)始建于6世纪,已被地震摧毁,北部和中部殿已经沉没入海。
1934年以前,内塞巴尔沿用其色雷斯名而称之为“梅森布里亚”。城全部在半岛上,仅有一线土地与大陆相联,半岛上多岩石,四周景色秀丽。沿着唯一的一条宽15-23米的通道,穿过围墙中的古门,方能进入。入口处的大大的旧风车
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Works of Antoni Gaudí)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或近郊。安东尼·高迪·克尔内特(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以独特的建筑艺术称荣,城市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安东尼·高迪一生设计的建筑作品无数,其中有7幅作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
文生之家(Casa Vicens)建于1883年-1888年,作为高迪的家庭住宅处女作设计,为欧洲建筑开启了革命之窗。
圣家堂(La Sagrada Familia)始建于1882年,后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直至73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预计于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纪念之时完工。
桂尔宫(Palau Güell)古埃尔宫也称奎尔宫,1888年所建。桂尔公园(Parc Güell)建于1900-1914年。
米拉公寓(米拉之家 Casa Milà)1906-1910年建成。桂尔纺织村教堂(Gaudí's Crypt)高迪从1890年开始设计,1908年才动工兴建,至1917年仅完成地下部分,上部入口门廊及钟塔因资金缺乏而停建了,教堂最终未完工。
巴塞罗那的两项建筑师头衔的世界遗产中,除了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外,还有一项是梅内奇·蒙塔奈尔的新艺术建筑。
格拉纳达的艾勒汉卜拉、赫内拉利费和阿尔巴济(Alhambra, Generalife and Albayzín, Granada)。阿兰布拉宫和赫内拉利费宫坐落在两个相邻的小山上,建立于公元8世纪,一直保持着中世纪格拉纳达地区的风貌。赫内拉利费宫(Generalife)修建于1302至1309年,是格拉纳达苏丹的夏宫。今天的花园在1931年至1951年期间进行了大规模修补。
阿兰布拉宫(Alhambra)最初的原址建有要塞称为Al-Andalus,宫殿为原格拉纳达摩尔人国王所建,现在则是一处穆斯林建筑、文化博物馆。1232年在老城改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现存规模。宫墙外围有30米高的石砌城墙。因穆罕穆德被称为“红人之子”,这宫殿又叫红宫。
阿尔拜辛(Albayzín)是格拉纳达的一个区,保留了狭窄而蜿蜒的中世纪摩尔街道。1984年与著名的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一同列为世界遗产。阿尔拜辛区的亮点包括阿拉伯浴室、格拉纳达考古博物馆,和修建在摩尔人清真寺遗址上的救主教堂(San Salvador)。阿尔拜辛还包含一些原来摩尔人的房子,各种餐馆,其中几条街道经营北非小吃店。
摩洛哥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Medina of Marrakesh)是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是穆拉比兑人(Almoravids)和后来的穆哈的人(Almohades)的首都。充满生气的阿拉伯人聚居区有着给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如墙壁、纪念门和一个有着77米高尖塔建于11世纪的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以及萨第安(Saadian)墓和有特色的老房子。巴布阿格诺门(Puerta de Bab Agnaou)是马拉喀什的19大城门之一,据说为昔日苏丹前往王宫所使用的门户。萨第安墓(Saadian Tombs)其建造年代约在1578年左右,该墓区大约葬有60多名皇室成员。
德吉玛广场(Djemaa el-Fna)位于马拉喀什的麦地那区(即老城区),既是市民广场,也是市场。巴迪皇宫(Badi Palace)的建造前后一共耗时25年,据说这里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宫,因为迁都拉巴特而废弃,主要的建筑材料也被拆下来用去建新皇宫了。因此,现在这里只剩下规模宏大的颓垣断壁,向旅游者述说着昔日的辉煌。
伊拉克哈特拉(Hatra)是帕提亚王国的一个大的军事重镇。公元116年和198年它抵挡住了罗马人的多次进攻,这主要得利于它高大坚厚的城墙和城堡。这座城市的遗址,特别是融汇了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及东方装饰特色的寺庙建筑展示了帕提亚文明的辉煌。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4-前3世纪,以后长期荒废,公元前后又重起用,一直沿用到公元3-4世纪。这座古城环以两重护城墙,城墙上有九座望楼,城外有深沟壕堑,城中心为圆形城堡。不幸的是,该遗迹已于2015年3月7日左右被ISIS摧毁。
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alvador de Bahia)1549年到1763年,萨尔瓦多是巴西第一座首都,它见证了欧洲、非洲和美洲文化的融合。随着奴隶们于1558年抵达萨尔瓦多到甘蔗园工作,它也成为新世界第一个奴隶市场。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萨尔瓦多比任何美洲殖民地的城市都大。萨尔瓦多主教座堂(Catedral Basílica de Salvador),目前的主教座堂原本是萨尔瓦多的耶稣会教堂。耶稣会在16世纪来到该市,兴建了第一座教堂和学院,这一座教堂存留至今,式样采用了葡萄牙流行的矫饰主义。
这个要塞可以进去:Forte de Nossa Senhora de Monte Serrat。萨尔瓦多的形状是沿着海湾的边缘,有一个陡坡将其分为上面的城市和下面的城市,可以通过升降机到达或徒步爬上去。城市已经规划保留了很多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建筑。老城的特色是明亮的,高质量的灰墁装饰着多彩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