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贝特沙瑞姆大型公墓—犹太复兴中心(Necropolis of Bet She’arim: A Landmark of Jewish Renewal)这片由一系列墓穴组成的遗产地位于耶路撒冷城外。这里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不断发展,在第二次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革命失败后,这里成为犹太人的主要墓葬地。这些位于海法东南部的墓穴是一个由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希腊语铭文及其它艺术形式构成的艺术宝库。
公元135年后,古犹太人在族长拉比犹大的领导下实现犹太复兴,这片遗产地正是这一时期历史的独特见证。从这里可以一直走上去
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景观(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遗址体现了康沃尔郡和西德文郡对于英国其他地区工业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该地区对全球采矿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康沃尔的技术体现于出口到全世界的发动机、动力车间和采矿设备。康沃尔郡和西德文郡是采矿技术迅速传播的中心地带。19世纪60年代,该地区的采矿业逐渐衰落。这附近就是矿区遗址之一
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在18、19世纪时是煤矿区,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锡、铜产地。2006年包括10处的矿区(康沃尔9处和西德文1处)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看这里,这是一大片矿区啊。矿的右边,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
这片广大的遗址区域由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自1700年至1914年以来的最具真实性和历史性的景观组成。这个遗址从十方面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连贯的文化景观,并且作为从18世纪到20世纪金属矿物整体开采的一部分,拥有较高的一致性。该遗址内的大量遗迹是对于康沃尔和西德文郡在英国工业革命当中巨大贡献的提醒,在此期间这些遗迹对于工业和社会产生了最显著的影响。
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是法国著名古迹,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岛。公元8世纪,枢机主教奥贝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等。
圣弥额尔山建成后,它不仅是善男信女的朝圣之地,也是人们旅游的理想场所。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圣米歇尔山街景,可以一直走到里面去。
乔治铁桥区(Ironbridge Gorge)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它包含了18世纪推动这一工业区快速发展的所有要素,包括矿业和铁路工业。附近有1708年建成的煤溪谷的鼓风炉,以纪念此地焦炭的发现。连接铁桥峡上的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制成的桥,它对科学技术和建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大铁桥(Iron Bridge)建于1779年,是一个拱形结构,跨度一百英尺,高52英尺,宽18英尺,全部用铁浇铸,有好几百吨重,重量与罗德岛的巨人像可相抗衡。到桥底下看看
这一地区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有5个。煤山,是公元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铁桥区,是公元18世纪采矿和冶金活动区。草河谷,在什罗斯发运河附近,这里有矿井和高炉。杰克山庄,是塞文河南岸的小镇,以采煤、开发瓷土和搬运业为主。煤港,在塞文河北岸,以烧制瓷器而闻名。铁桥谷发电厂(Ironbridge power stations)。湖南常德火电厂也有这样的东西:在这里。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附近也有。
巴塔利亚修道院(Monastery of Batalha)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为感谢圣母帮助葡萄牙人于1385年战胜卡斯蒂利亚人而建。呈正方形,边长为19.8米,顶部为八角形,以拱状垛加固。修道院内教堂大殿长80.27米,宽敞2米,高32.46米,有侧肋交叉拱穹顶。巴塔利亚修道院街景
巴塔利亚修道院建立后,一直受到历代国王的青睐,众多的建筑家、艺术家为之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形成的葡萄牙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受到葡萄牙人民的尊重和保护。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修道院前面的广场上赢得当年战役胜利的佩雷拉将军的骑马铜像。
澳大利亚监狱遗址(Australian Convict Sites)18世纪和19世纪时,大英帝国在澳大利亚设立了数千所监狱。澳大利亚监狱遗址选取了其中的11座殖民监狱。它们主要位于悉尼附近和塔斯马尼亚岛上,但也有几所设在诺福克岛和弗里曼特尔市,其所在地大多是原住民已被驱逐了的、肥沃的海岸地区。澳大利亚监狱遗址是现存的大规模驱逐罪犯出境以及欧洲列强通过流放犯人和强制劳动进行殖民扩张的最佳例证。街景
澳大利亚历史上作为英国在19世纪流放本国犯人的地方,这些人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批拓荒者,前辈的景况造成了今天的澳大利亚人对监狱有一种特殊复杂的情感。为历史上关押犯人的场所,这里是是整个澳大利亚19世纪初期黑暗历史的一部分。Hyde Park Barracks
巴拿马城考古遗址及巴拿马历史名区(Archaeological Site of Panamá Viejo and Historic District of Panamá)西班牙征服者帕卓若斯·戴勒于1519年建立了最初的巴拿马城,这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太平洋地区最早的定居地。在17世纪中叶被遗弃之后,它被新城(历史区)所取代,新城保留了原来的街道和建筑式样以及由西班牙、法国、早期美国所混杂成的建筑风格。
古城距新城中心8公里,现仅存那座最初的巴拿马城遗迹。1671年,英国洗劫并放火烧毁了巴拿马古城。老城又称殖民区,1673年重建,是殖民时期的印证。
阿格里真托考古区(Archaeological Area of Agrigento)的核心是神殿之谷。自从公元前6世纪被作为希腊的殖民地以来,阿克里真托便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它的至尊荣耀和最值得骄傲的是保留了那些统治着古代城市的壮丽的陶立克式教堂,有许多埋在地里或果园里的教堂至今仍保存完好。
山头排列着赤色的古希腊神殿遗迹,现存5座,其中六柱多立克式协和殿保存最好。阿格里真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81年,在公元前5世纪达到极盛,神庙亦多建于此期。对考古区域进行有选择的发掘,不仅有助于了解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还有助于了解古基督教居民的殡葬仪式。点一下那辆红色的汽车可以进入整个阿克里真托考古景区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Minaret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Jam)又译作贾姆宣礼塔、贾穆宣礼塔、贾姆尖塔等,2002年作为阿富汗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处遗产因面临着严重威胁,同时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柱身为烧制砖块所砌,由四个锥柱体叠加而成,锥柱基底为八角形,直径在9米至65米。尖塔周身遍布浮雕式的几何形装饰,并以蓝绿玻璃瓦将库法体铭文突出显示。该建筑为伟大的古尔王朝苏丹Ghiyas-od-din(1153年—1203年)于1194年建造,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属砖质结构,高65米,是一座高耸入云、体态流畅的建筑,因砖块、釉面砖、灰泥复杂精细而闻名。
其建造目的可能为表彰古尔王朝攻占德里的胜利。或为原清真寺的一部分,但由于周边并未发现有相关遗迹,所以有待定论。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贾姆宣礼塔所在地区应为古尔王朝皇宫所在地。世界上最高的宣礼塔德里的古德卜尖塔就是仿造贾穆宣礼塔建造的。
达纳基勒洼地(Danakil Depression),位于东非大裂谷阿法尔三角地的北部,地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国,主要位于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境内。洼地最低点高程在海平面以下110米,整个地区以每年1~2厘米的速度被不断撕裂并下沉。该地是地球上最酷热的地方之一。该地区富有盐,当地土著阿法尔人很早就以采盐为生。全世界最冷的人类居住地
达纳基勒洼地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大约一万年前,海底缓慢抬升起一道山脊,把达纳基勒地区与红海隔离开了,同时达纳基勒地区却在缓慢沉降,形成了低于海平面一百多米的洼地。漫长的时间里,达纳基勒洼地上的海水不断被蒸发掉,逐渐变成了一个咸水湖泊阿萨拉湖。由于干旱和酷热,大量的盐分从湖水中离析出来,在湖的北部形成了一大片厚几百米,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的盐板。
20世纪初,一系列新的火山活动造成了达纳基勒洼地的达罗拉地区的火山地貌。大小火山热点、地缝、热泉和汽泉遍布,地下涌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磺、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赋予了那里令人惊心动魄的色彩。看上去很像棉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