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琅勃拉邦的古城(Town of Luang Prabang)反映了19-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的风格。它独特的镇区保存十分完美,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融合。琅勃拉邦位于湄公河的岸边,距离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其海拔高度为300米。
琅勃拉邦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对于这个城镇的大部分历史而言,它一直都是国王的宝座所在地。直到1975年共产主义者夺取政权后,国家博物馆(Royal Palace)就是正对着城镇岩石的建筑物,才不再是国王的王宫。这幢建筑物的历史并不悠久,是于1904年建造成的。
香曼寺(Wat Xieng Muan)建于1879年,寺内充满了精美的雕刻,殿内布满了有关蛇神那伽的精美雕刻。逛逛老挝吧,感觉像中国的乡镇。
蒙波斯的圣克鲁斯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anta Cruz de Mompox)于1540年建立于马格达莱纳河(the River Magdalena)河畔,在西班牙殖民统治南美洲北部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6至19世纪,这个城市沿着河流两岸逐渐发展扩大,主要街道都担当着河堤的作用。历史中心保持了城市景观的和谐与统一。现在大部分建筑物,仍保留原来的使用目的,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统治时期的殖民地城市画面。蒙波斯街景
蒙波斯三个广场的每一个都由一座教堂装扮着,除了那些宗教的纪念碑外,这些教堂是当地历史的主要见证。在17世纪至19世纪的许多形式的砖房有露台和瓦顶,窗户由金属花格所装饰。洒家看了一下,他们所谓的金属花格,不就是中国人的防盗窗吗?
耶灵墓地、古北欧石刻和教堂(Jelling Mounds, Runic Stones and Church)位于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东部的瓦埃勒市,属于南丹麦大区。耶灵是丹麦王国的诞生地,这里保存着教堂、坟墓和刻有如尼字母的石碑等历史遗迹。耶灵墓地的坟冢和一个古代北欧文字的石碑是北欧文化中的异教徒文化的典型范例,而其他北欧文字的石碑和教堂则诠释了进入10世纪中期时,丹麦人逐渐基督教化的进程。耶灵墓地街景
耶灵的两座圆锥形的巨型坟墓是国王墓,北面一座建于公元958年左右,是老国王哥尔姆(也译作高姆)为其妻子塞拉所建,里面的大宝藏室藏有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尼字母的石碑耸立在教堂的前面,是丹麦文字艺术最古老的作品。耶灵教堂号称是全北欧的第一教堂,现存教堂建于1100年,已经是第四版了,前三版毁于火灾。从这条路可以走进去
哥尔姆石碑(“塞拉”石)是丹麦的一级国宝,它高1.4米,宽约1米,厚0.5米,上面用古北欧文字赫然刻着“丹麦”二字,这是在所有史料中最早提及丹麦的文字,被公认为丹麦王国的起源。另外一块是蓝牙王为其父母所立,称哈拉尔德石碑,它高2.4米,宽2.9米,是北欧最大的如尼字母石碑,上面刻有最古老的耶稣像。美国波弗蒂角纪念土冢、卡俄基亚土墩群
沃尔特河阿克拉中区要塞(Accra)是加纳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临大西洋几内亚湾。1482年葡萄牙人到加纳拓居时阿克拉所在地为加族人的村落。1650至1682年欧洲人在村边修筑要塞和城堡。
加纳,过去名叫“黄金海岸”,以比喻此地盛产黄金;但是相对于黄金来说,许多人更愿意将其称为“奴隶海岸”,因为在其500公里的海岸线上,大大小小的奴隶堡就修建了30多座。
在众多的奴隶堡中,有两座是最出名的,一是埃尔米纳(Elmina Castle),另一座是海岸角(Cape Coast Castle),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分别修筑于15和17世纪,1979年一并被收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突尼斯迦太基古城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Carthage)建于公元前9世纪末期。城市兴建后,国力逐渐强盛,版图不断扩大,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腓尼基人的强盛后与罗马帝国发生了直接的冲突,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公元前122年罗马又在旧址上重建城市,并使其发展为国内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公元698年,它被阿拉伯军队彻底毁灭。
迦太基古城于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其中著名的安东尼浴池,是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古城内有一座基督教堂遗址,是突尼斯境内最早的基督教堂。挖掘出来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和墓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