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厄尔比那喀提和德阿尔塔大沙漠生物圈保护区(El Pinacate and Gran Desierto de Altar Biosphere Reserve)成立于1993年,占地面积可达714566公顷。这个面积广阔的保护区从天空看是美洲最显著的地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东边有休眠火山Crater EL Elegante、红色岩浆流以及沙漠砾石表层,而西边则是德阿尔塔大沙漠。该沙漠里的沙丘千变万化,能达到200米的高度。十个又大又深、几乎完美的圆形火山口被认为是由火山喷发和崩塌综合形成的,并且造就了该处遗址无与伦比的美,其特殊的综合特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星球与圆屋顶状的沙丘和数座光秃秃的花岗岩山丘(其中一些能有650米高),就像沙海里的岛屿那样,为独特且高度多样化的野生动植物提供庇护所,是540多种植物、40种哺乳动物、200种鸟类、40种爬行动物,以及两栖动物和淡水鱼的家园,很多动植物为濒危动物,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栖息空间。
西高止山脉(Western Ghats)是印度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德干高原的西部,呈南北走向,长度约1600公里,海拔平均为900米,纵穿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西高止山脉东坡平缓,西坡陡峭。遗址的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到印度季风气候模式,在缓和该地区的热带气候的同时,也是展现我们这个星球的季风系统最佳例证之一。
这一遗址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极高并且拥有大量特有物种。它是世界公认的八大“最热门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遗址内的森林,包括一些全球各地的非赤道热带常绿林的优秀代表,是至少325中全球濒危植物、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家园。它反映了具有独特生物物理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地貌特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迦密山人类进化遗址:梅尔瓦特河谷——瓦迪艾玛哈尔洞穴群(Sites of Human Evolution at Mount Carmel: The Nahal Me’arot / Wadi el-Mughara Caves)保存有展现人类50万年来进化历程的文化留存,如墓葬、早期石头建筑以及由狩猎采集向农业和畜养动物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证据等等。这一遗址是目前唯一同时发现了既有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又有解剖学意义上现代人的早期先祖化石遗迹的地方,为研究尼安德特人的消失和智人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迦密山人类进化遗址:梅尔瓦特河谷/瓦迪艾玛哈尔洞穴群,由塔帮(Tabun)、约马尔(Jamal)、艾瓦德(el-Mughara)和斯虎尔(Skhul)洞穴组成,占地超过54公顷。
流经三国的桑加河(Sangha Trinational)总面积达75万公顷,其大部分至今尚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桑加河是非洲中部刚果河右岸的重要支流。桑加河发源自中非共和国的西南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由发源自中非共和国的曼贝雷河与卡代河汇合而形成。桑加河流经225公里至刚果的韦索,后成为喀麦隆与中非共和国、刚果的接壤边境,再向西南方流经362公里后在博巴卡以南注入刚果河。
遗产的环境大规模保护了生态系统和物种进化进程的继续,这一保护建立在许多濒危动物得以保存的极大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上。桑加河遗产地以赤道气候占优势,有同样广阔的常绿林。林区无论哪一边都与稀树草原带相邻接。森林与草原常常难以察觉分辨,它们以镶嵌方式混淆在一起。
洛克群岛-南部泻湖(Rock Islands Southern Lagoon)帛琉群岛(Pelew Islands)又称帕劳群岛(Palau Islands),位于帕劳科罗尔州和贝里琉州,以其密集着大量的海湖和珊瑚礁系统而闻名。帕劳共和国是太平洋上的岛国,陆地面积493平方公里,位于西太平洋,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由20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公里的海面上,其中只有8个岛有常住居民。
帕劳的洛克群岛是太平洋最纯净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免遭工业污染的最后净土。洛克群岛-南部泻湖这一密克罗西亚遗址占地达10万公顷,由445个无人居住的、火山形成的石灰岩岛所构成,许多岛屿呈现为独特的蘑菇状,在其周围环绕着松绿色的泻湖与珊瑚礁。洛克群岛,其实是百万年前浮生起来的古老礁脉,由两百座石灰岛组成,稀少人烟的岛屿布满了浓密森林,看起来像绿色草菇,景观十分美丽。
拜罗伊特的侯爵歌剧院(Margravial Opera House Bayreuth)建于1745年与1750年之间。它是是巴洛克剧院建筑中的一项杰作,也是欧洲这一时期少数幸存剧院之一。1871年以前,它一直都是德国境内最大的歌剧院,其舞台的进深达27米。他们说该建筑的形体规模与华丽程度在当时仅有维也纳、德雷斯顿、巴黎或威尼斯的歌剧院能与之媲美。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可以真实感受到严肃歌剧这一艺术流派在专制统治时期作为艺术典范被推崇的剧院。
侯爵歌剧院观众席能容纳500人。由于保留了最原始材料,比如木材及帆布,观众可以在此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巴洛克宫廷歌剧文化与音乐。这座宫廷歌剧院是作为城市元素建于公共场所的,堪称开创了19世纪大型公共剧院的先河。剧院内层层叠加、装饰华丽的木制包厢,以及幻想主义的帆布画,充分展示了瞬间美学的庆典式建筑传统——这样的建筑曾用于举办那些突显自己高贵风范的庆典和盛会。
乌尼昂加湖泊群(Lakes of Ounianga)由18座湖泊组成,湖区面积62808公顷。湖泊群的湖泊大体上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乌尼昂加-克比尔和乌尼昂加-塞里尔。湖泊群的水源由地下水补充,各湖泊相互连接。18个湖泊的湖面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铁力湖,湖面面积约为4.36平方公里。其绚丽的色彩与形状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湖水——咸水、超咸水及淡水——由地下水供应水源,湖泊群分成两个分支,相互之间间隔40公里。
乌尼昂加-克比尔(Ounianga Kebir)分支共有四个湖泊,其中最大的是约安湖(Yoan),占地358公顷,水深27米。湖水为高度咸水,只能供养一些藻类和微生物。第二个分支,乌尼昂加-塞里尔(Ounianga Serir),共有14个湖泊,湖泊间由沙丘隔开。飘浮的芦苇覆盖了几乎一半的湖面,从而减少了湖水的蒸发。铁力湖(Teli)占地436公顷,是14个湖中最大的一个,但其水深仅有10米。高质量的淡水使得部分湖泊成为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的栖息场所。
历史城镇大巴萨姆(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城镇规划的一个样板,分成专门的商业区、行政区以及欧洲人居住区与非洲人居住区。遗产地包括恩济马(N'zima)非洲渔村以及沿着渔村排开的以功能房屋及画廊、阳台和花园为特点的殖民时期建筑。由于城市的很大部分被遗弃数十年,该城逐渐成为一座废弃的城市。大巴萨姆灯塔(Phare de Grand Bassam)
大巴萨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带有19世纪末法国风格的老城,纪录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殖民统治的历史。历史上该区是殖民者和当地非洲人的聚居区。由于时间较久,本区逐渐损坏。近年来,当地逐步开展恢复工作。2012年6月30日,本区的部分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科特迪瓦的首个文化遗产。另外一个部分是东大巴萨姆,指位于大陆上的新区,与老城通过桥梁连接。
澄江化石遗址(Chengjiang Fossil Site)占地512公顷,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展现了门类广泛的无脊椎与脊椎生命体的硬组织及软组织解剖构造。澄江遗址至少保存了160种生物门类和诸多神秘的种群以及其他196个物种,它们是5.3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爆炸的证据,现今地球上主要动物群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它为古生物学的学术研究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澄江生物群出现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除了低等植物藻类外,大量代表现生各个动物门类的动物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大多数现生各动物门类代表在澄江生物化石群中都有其发现。而在寒武纪之前,除了分散的海绵骨针外,还没有出现过这些动物。澄江生物群或许还能帮助人们了解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中生物演化的原因,以及诱发这种大爆发的理由。
巴萨里乡村:巴萨里与贝迪克文化景观(Bassari Country: Bassari, Fula and Bedik Cultural Landscapes)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巴萨里-萨勒麻塔(Bassari – Salémata)区,贝迪克-班达法斯(Bedik – Bandafassi)区和福拉-邓德法洛(Fula – Dindéfello)区,每个区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特征。11世纪到19世纪期间定居在巴萨里、福拉及贝迪克地区的人民,在此发展出了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的文化与居所。
巴萨里景观主要特征表现为村庄、小村落和考古遗址散布在梯田和水稻田之间。贝迪克的村庄由一组组密集毗邻、以倾斜的茅草屋顶为特点的小屋所组成。这里居民的文化表现形式所具有的农牧、社会、礼仪和精神实践等特征,代表着应对环境制约和人类压力的原生反应。这一遗址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多元文化景观,是原生的、并且依旧充满活力的地方文化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