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伊维萨岛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文化(Ibiza, Biodiversity and Culture)提供了一个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好范例。伊维萨岛完整无损的16世纪军师要塞是军事建筑工程和文艺复兴建筑美学的历史见证。伊维萨岛的高城是防御卫城的典型代表。城墙和城市的整体构造都以特别的方法得到保护。
伊维萨岛是一个将古老和时尚结合得很好的海岛,山上的城堡和山脚下挂着鲜艳招牌的现代商铺俯仰相望。岛上的居民为自己的古老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每逢节假日街头巷尾总是充满了狂舞放歌的乡土乐队。在伊维萨岛从来不会觉得寂寞,永远沸腾的咖啡馆把香气传遍科孚大街小巷,露天音乐会也是在夜幕降临时的一个好去处。站得高看得远
喀山克里姆林宫(Historic and Architectural Complex of the Kazan Kremlin)在俄罗斯是独树一帜的建筑丰碑。在俄语中,克里姆林是内城之意,即古代俄国城市的中心部分,四周筑有带塔楼的要塞城墙,包括防御建筑物、宫殿和宗教建筑群。在俄罗斯,莫斯科等城市都建有克里姆林宫,它们作为历史文物保存至今。比如这个最著名的克里姆林宫。
喀山城中的克里姆林宫遗址群是一处华丽的建筑群遗址,它凝聚着几个世纪的建筑精华。遗址群的周围环绕着高大的白色石头墙,拥有独特的环形洞穴和13座具有斜脊的城堡。而克里姆林宫中最引人注意的建筑物是苏尤姆别卡红色尖塔,共计有7层,高58米,与位于克里姆林宫另一端的斯帕斯基城堡构成了和谐的统一体。参观一下吧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hahrisabz)是公元14—15世纪撒马尔罕统治者贴木尔的故乡,被公认是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及建筑学流派的发源地。题图的另一面见楼下。
沙赫利苏伯兹最北的景点就是贴木尔的宫殿阿克萨莱(Ak-Saray),保存至今的阿克萨莱仅是两座相对的残墙,墙砖有蓝色的花纹。废墟残墙高38米,如果加上倒塌了的上半截,600年前的阿克萨莱可谓是摩天大楼了。最近两年,乌兹别克斯坦将很多废墟重建为仿古建筑,这反而失色不少,而阿克萨莱仍旧保持了原味,更使其历史感强烈。
大街最南端路东有两组古建筑。西面的院落包括三个穹顶:较大的穹顶是兀鲁伯修建的蓝色清真寺,圆顶直径46米。对面两个小穹顶,一个室内埋葬着贴木尔的父亲和老师,另一个埋葬着所谓的先知圣裔。东面的一组古建筑包括:放置于地下室的是为贴木尔准备的空石棺;贴木尔长子的穹顶陵墓;贴木尔次子的露天墓石,但未发现其尸体;一个清真寺,院内还有三棵1370年种植的梧桐。
塞纳河畔(Paris, Banks of the Seine)是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77公里,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是欧洲有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公元前300年时岛上居住着一个民族,名叫巴黎西族,巴黎市由此得名。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巴黎古监狱)都位于该岛。
塞纳河上的桥据说共有36座,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于1900年落成全长107米的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III)。桥南是巴黎荣军院(LHotel des Invalides),桥北是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大皇宫对面是小皇宫(Petit Palais)。
始建于1614年的玛利桥(Pont Marie) 除了1850年至1851年桥面的修缮工程(将搓板路修平)外,外观与他自从1670年的修缮后几乎完全一样。新桥(Pont Neuf) 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开始动工,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了。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点一下1831年建成的卡鲁索桥(Pont du Carrousel)骑自行车的美女的头就可以坐船游塞纳河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包括八大片区,面积170万公顷,是亚洲三条著名河流的上游地段,金沙江(长江上游)、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和怒江(萨尔温江上游)三条大江在此区域内并行奔腾,由北向南,途径3000多米深的峡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忻州老牛湾村
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是地球最直观的体温表和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有高等植物210余种,1200余属,6000种以上,这些仅占有中国0.4%的面积而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萨尔河湾
姆茨赫塔古城(Historical Monuments of Mtskheta)城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曾是格鲁吉亚王朝的首都,直到5世纪,格鲁吉亚王朝迁都第比利斯。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这里是卡特里的首都。格鲁吉亚文字和基督教会的起源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它们代表外高加索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因保护不良,姆茨赫塔古城遗址在2009年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季瓦里教堂(The Mtskheta Church of Jvari (Holy Cross))是姆茨赫塔古城中最为古老的教堂,建于公元585年至604年间。对十字架的膜拜也是格鲁吉亚人虔诚的标志,这也反应在教堂名字上(“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在教堂的南面生动的描绘了卡特里国王斯特普诺兹二世虔诚的跪在耶稣季度面前。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Svetitskhoveli Cathedral)是一座恢弘的建筑物,装饰得富丽堂皇,建于公元11世纪。
金德代克-埃尔斯豪特的风车(Mill Network at Kinderdijk-Elshout)荷兰金德代克小孩堤防(Kinderdijk)1740年建立了一个由19座风车组成的系统。这组旧风车是荷兰最大的系统。荷兰这些巨大风车的作用主要是将风力转化为桨轮的转动。从物理上讲,就是将风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将低处的水提上来。公元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风车,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风车的历史。
18世纪中叶,荷兰的风车多达1万台。现在,大部分风车已被电力代替,只剩下不足1000台,而小孩堤防内的风车数量最为密集。小孩堤防和桑斯安斯风车村可以说是荷兰风景的典型样板。这19座风车中仍有17座持续在运转,剩下的2座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时也会加入运转行列。矗立于河岸两侧的风车群,每座风车高达四、五层楼高,巨大的车叶长20多米,风车内部住著看管风车人员,内部除了有牵引车叶轴心、巨大的石磨、工具室和储粮外,其余的居住空间并不大。
迪亚巴克要塞和哈乌塞尔花园文化景观(Diyarbakır Fortress and Hevsel Gardens Cultural Landscape)自古希腊时代起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中心区,后经历了古罗老马时期,萨桑王朝时期,拜占庭时期阿拉伯帝国时期、奥斯曼帝国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这片文化遗产区包括被称为“艾科力”(Ikale)的亚米达土城(内城),5.8公里长的迪亚巴克城墙,包括城楼、城门以及扶垛,不同时期留下的63处遗址和哈乌塞尔花园,一条把城市和底格里斯河连起来的绿色纽带,为城市提供了水和食品供应。迪亚巴克要塞街景
中原大佛(Spring Temple Buddha)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尧山脚下的佛泉寺,目前是世界第一高铜铸立佛。中原大佛始建于1997年,历时12年,于2008年9月1日开光。总投资12亿元。最高的观音像
大佛总高208米,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大佛眼睛高1.9米,宽3.9米,佛手高19米,宽9米,厚5米。整体佛像铸造耗费铜3300吨,黄金108公斤,特殊钢15000余吨,表面面积为11300平方米,通过焊接13300块铜板而成。
世界著名雕像高度榜:团结雕像(Statue of Unity):182米、中原大佛(Spring Temple Buddha):153米、牛久大佛(Ushiku Daibutsu):120米、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93米、祖国母亲在召唤(The Motherland Calls):91米、里约热内卢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39.6米、大卫像(Statue of David):5.17米
沙特阿拉伯石谷(玛甸沙勒)考古遗址(Al-Hijr Archaeological Site (Madâin Sâlih))以前被称为黑格拉(Hegra),是约旦佩特拉城南部的纳巴泰文明保留下来的最大一处遗址。遗址上有保存完好的巨大坟墓,坟墓正面有纹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石谷是纳巴泰文明独一无二的证明。该遗址上有111座巨大坟墓,其中94座都有纹饰,而且还有多处水井,它突现了纳巴泰文明的建筑成就和水力技术知识。
根据传说,此地因为位于南北交通的中继站而发展出高度的文明,显得相当热闹,但也因为繁荣而导致人心背离神的旨意,因此受诅咒而毁灭消失。这个传说替这座遗址添上了几分神秘而诡谲的独特色彩。《古兰经》记载的石谷就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