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Ruins of the Buddhist Vihara at Paharpur)又被称作大寺院(Somapura Mahavira),是一座佛教寺庙遗址。是七世纪大乘佛教在孟加拉兴起的见证,一直到12世纪以前这里都是著名的文化中心。
巴哈尔布尔的毗诃罗遗址有厚厚的围墙,设东、南、西、北四座大门,其中以北门最大。与4座大门相对的中央大佛堂建在双重基座之上,巨大的佛龛立在上面。整座寺庙位于一个四方形的庭院之中,每边的边长大约为900英尺,占地9公顷。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厚度约16英尺,高度介于12英尺至15英尺之间不等。点一下那棵树就可进入大寺院(Somapura Mahavira)
因公元前2000年即有人定居在此,因此阿勒颇古城(Ancient City of Aleppo)和大马士革一样是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是历史上居住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古城。阿勒颇从公元前2世纪起就处于几条商道的交汇处,相继由希泰人、亚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马穆鲁克王朝和土耳其人统治过。阿勒颇古城的特点是:巨大的宅院,狭窄的小巷,覆盖屋顶的集市和古代的商队客栈。
阿勒颇古城,包括城墙内外的区域,面积大约3.5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阿勒颇是公元前13世纪围绕重新修缮的城堡而建。古城内13世纪的城堡,12世纪的大清真寺和17世纪的穆斯林学校、宫殿、沙漠旅店及浴室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建筑结构。阿勒颇老城周围环绕着长5公里的城墙,开9座城门,其中5个保存完好。胜利门(Bab al-Nasr)、铁门(Bab al-Hadid)、安提阿门(Bab Antakeya)
阿拉贡的穆德哈尔式建筑(Mudejar Architecture of Aragon)是12-15世纪西班牙阿拉贡国的一种建筑模式。1986年,穆德哈尔式建筑圣·佩德罗塔、大教堂塔、圣·萨尔瓦多和圣·马丁塔以及大教堂中殿的天花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特鲁埃尔主教座堂(Teruel Cathedral)
如今,穆德哈尔塔成为特鲁埃尔建筑风格的一个标志。圣·佩德罗教堂(San Pedro Church)上的塔建于1258年以前,并且还有一个附属建筑,它是特鲁埃尔情人的陵墓,上面的雕刻画是朱安德阿维罗斯制作的。附近的圣萨尔瓦多塔建于1277年,同样展示了这种建筑特色。圣马丁塔(Torre de San Martín),装饰非常豪华,它建于14世纪初。圣马丁塔耸立于中殿的中心。在教堂的西部以及从北部到东部还有一个拱顶走廊。这些塔美丽而富有变化,是来源于伊斯兰装饰艺术形式的典型例子。
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和喷泉修道院遗址(Studley Royal Park including the Ruins of Fountains Abbey)建于公元1716年到1781年。其中包括:喷泉修道院和喷泉城堡;建于18世纪的景观、花园和运河;建于19世纪的种植园和街景;以及新哥特式风格的斯塔德利皇家公园,这些都使这里成为一处杰出的遗产。斯塔德利皇家公园街景:从这个门进去可以逛个够
它是迄今为止能够保持原来建筑风格的极少数英国皇家园林建筑之一。喷泉大厅建于公元1161年,它建在喷泉修道院的一角,考古学家在发掘时废了很大功夫才发现该处古迹。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和喷泉修道院是英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西多会古建筑之一。该建筑的建筑特点对随后的建筑的风格式样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该遗址本身也是英国18世纪园林建筑中的精品。
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Chaco Culture)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石造土著集落住宅群。其中最大的土坯建筑物为12000平方米的半圆形结构。这些建筑物的定位被推测可能与太阳和月亮的方位有关。它包括了大量的公元1020年至1110年间查科文化达到鼎盛时期的遗址,已具备了城市系统结构,周围拥有许多村庄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查科峡谷是公元850年到公元1250年期间的一个古印第安文化主要中心。
最让人感到神秘的是村落周边如同网络般的道路遗址,路宽9米,全长600公里,这些有明确的构思道路不仅是为连接周边村落之所用,更被认为是当时查科文化宇宙观的反映。然而到了14世纪,他们却遗弃了大部分村镇,他们创造的史前文化从此消失了。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在罗德市港口的入口处,据说太阳神巨像修筑了12年,于公元前282年完工。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巨像铸造完工后过了56年,毁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有人怀疑罗德岛太阳神巨像是否真的存在过?罗德古城
整座巨像高33米,一个脚趾头就需要两个成人合抱,它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这座巨像建在罗德港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形象为一个手举火炬,脚踩两岸的青铜巨人。而他手举的火炬则作为灯塔,昼夜不熄,为过往的船只导航。公元前226年,一次大地震把这座伟大的巨像推倒了。巨像在原址上躺了近千年,后来就下落不明了。这个港口很漂亮,走过去看看。
霍洛克古村落及其周边(Old Village of Hollókő and its Surroundings)的居民还不到100人,他们穿着典型的匈牙利乡下人的时装:黑色的裤子或华丽的色彩鲜艳的裙子,终日为生计而不停的忙碌,有的手中持着干草叉,有的人则挎着蔬菜蓝。好不容易看到两个美女:点左边墙脚那个洞,不然看不到
霍洛克村中的所有房屋都是建于20世纪初期的。令人遗憾的是,更早期的建筑遗迹在这里已荡然无存。13世纪中叶,蒙古族的游牧部落将这里践踏为荒地,16世纪,土耳其军队攻占了这块土地,并留下60余人的守备队守卫着一个高高矗立着的城堡。这些遗迹,只有通过一条陡峭的小路才能到达,至今依然是一片废墟。从这条路上山可以一直走到城堡那儿
墨西哥瓜纳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Historic Town of Guanajuato and Adjacent Mines)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矿开采中心之一。瓜纳托城由西班牙人在16世纪初期建立,到18世纪时,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银矿开采中心。这段历史可以从其现存的地下街(Street tunnel)得到证实,整个城市的地下密布着由地下矿井坑道改建成的公路网。瓜纳华托于1554年建立,并于1741年设立为城市。这一地区历史上是墨西哥的一个白银开采基地,现保留了一些有价值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瓜纳华托地下街道(Subterranean Streets)、进去看看、地下隧道也是地下停车场?
与西班牙的其他美洲殖民地城市不同,瓜纳华托没有采用棋盘式城市布局。古城区沿瓜纳华托河而建,街道斗折蛇行,小路狭窄,房屋鳞次栉比,户户紧挨。圆石子铺就的街道和淡色街灯点缀着两旁的房屋。全城仅占地1.9平方公里,分成了175块住宅区。
基督国王神社像(Cristo Rey del Cubilete)是墨西哥一个重要的纪念碑,并是墨西哥中心的标记。65英尺的基督国王神社像的顶部,是每年的1月份当地人民为了庆祝主显节而进行的朝圣之行的目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几乎全部选择骑马的方式前去。基督国王神社像街景
希腊萨罗尼加古建筑遗址(Paleochristian and Byzantine Monuments of Thessaloniki)又译作萨洛尼卡、塞萨洛尼卡、萨罗尼加。共分为四个部分:内有46座城堡的古城墙(Gate of Anna Palaiologina),长4公里,高10米,厚度位2米;建于13世纪的拜占廷浴室(Byzantine Bath);大约建于1320年的圣·凯瑟琳教堂,这个拜占廷式的教堂于1430年被改建为清真寺;建于13世纪末期的圣·潘捷列伊蒙大教堂(Saint Panteleimon Orthodox Church)。
塞萨洛尼基(萨洛尼卡)州首府和海港建于公元前315年,是最早的基督教传播地之一。伽勒里乌斯拱门拱门(Arch of Galerius)建于303年,为庆祝皇帝297年对波斯的战斗取得胜利而建。远处有个圆筒状的罗马神庙(Rotonta - Roman Temple)。周围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塞萨洛尼基白塔(White Tower of Thessaloniki)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监狱,今天是一座博物馆和该市的地标。
墨西哥莫雷利亚城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Morelia)建立于公元1541年,围绕着圣芳济会的修道院,它的249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大部分是用粉红色的石头建造的,按棋盘式分布。这些建筑物均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且展现出十七世纪时这个城市的繁荣的文化和经济生活。莫雷利亚是经国王菲里普二世(1556-1598)的授权,由新西班牙总督正式设立的,当时的名称为“巴来多利”,巴来多利于1547年获得城市的地位。
莫雷利亚大教堂(Morelia Cathedral)始建于1660年,直到1744年才建成。它是巴罗克风格和丘里格拉风格完美结合的产物。莫雷利亚大教堂街景莫雷利亚是一座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影响下,经过精心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这里的街道、广场、宫殿、教堂、修道院、学校等各种建筑和谐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漫步在莫雷利亚市中心的街头,可感觉到浓郁的西班牙殖民时代的情调。